modelo-icon

苦恼于BIM的工作流程碎片化?Bentley的数字孪生也许是解药 - 文章专栏 - 模袋云


 


 

 


 


 

随着Bentley Systems继续在数字孪生赛道高歌猛进,它可能错过了与大的AEC行业产生化学反应,并帮助优化分散的BIM工作流程的机会。


 

——Greg Corke


 


 


 

跨专业的iTwin云端模型可以作为基于BIM工作流程的中心


 

Bentley Systems显然已经押宝在了数字孪生上。近几年,搭建数字孪生的基础设施一直是Bentley对外释放出的信号。


 

凭借其强大的iModelHub作为支撑,以及在数字孪生领域其他供应商无可匹敌的开放战略,Bentley无疑是声势正旺。


 

然而,尽管Bentley的数字孪生战略与那些前沿的基础设施业主以及大型的AEC公司相契合,但在成为数字孪生领域领导者的路上,公司似乎忘记了打造一种通用语言的重要性。这种语言将更引起广泛的AEC行业公司的共鸣,因为这些公司还在苦苦陷于工作流程的碎片化问题当中。


 

事实是,在开发的早期阶段,Bentley的“数字孪生”也被称之为“项目数字孪生”,它的本质上是BIM流程的中心。它能够将来自各种跨学科的3D工具(建筑、结构工程、土木工程等)和其他来源的数据汇集到云端的模型中。


 

随着模型的进化,可以接收新的数据,同时在整个设计过程的每个阶段进行的每一次更改都会被跟踪,从而深入了解它是如何演变的。


 

这些新的数据可以不仅来自Bentley的产品,如MicroStation、ContextCapture OpenRoads和OpenBuildings Designer,还可以来自第三方产品,比如Autodesk Revit和AutoCAD Civil 3D。


 

随后,这个不断发展的模型可用于无缝反馈到设计评审、规划、施工等流程中。在这个最优化的工作流中,手动传输以文件为形式的数据成为了过去。


 


 


 

从桌面到云端


 

要将CAD、BIM或现实模型引入项目数字孪生中,数据需要从桌面应用程序传输到云端,数据内容都由存储在iTwin中的通用数据架构表示。


 

Bentley的桌面建模和仿真工具现在大部分都兼容iTwin,因此模型可以自动同步到云端。后续所做的任何更改都可以持续推送到iTwin上,保持数据更新。这种更新是增量更新而不是全量更新,也就是发送的是变化的数据,而不是整个模型。


 

数据也不是一直单向流动的。MicroStation和Bentley的开放建模应用程序还可以使用和引用数字孪生内容,就像它们可以使用ContextCapture产生的现实数据一样。


 

目前,同步主要还是一个手动过程,即使它将来成为自动化的过程,终端用户仍然可以进行控制。为了保持数据流动,用户将能够通过检测BIM模型中的更改来对同步活动进行安排,或让系统自动进行选择。


 

一旦数据进入iTwin,设计的变更将被记录在时间线中,记录谁更改了哪些内容、何时进行更改的,这个功能目前还是业内唯一。团队成员和项目相关方还可以使用 Web 浏览器查看、验证和分析来自任何位置的数据。


 

在团队协作方面,Bentley提供了iTwin Design Review设计评审功能,这是一个基于浏览器的2D/3D设计评审环境,提供评论工具、冲突检测工具和版本比较工具,并可以在工作流程中将任务分发给个人。配合Bentley的工程仿真应用,比如Staad,它还具有测量数量、面积、体积、几何形状和成本等相关的设计评审功能。


 

借助iTwin Design Review,在桌面设计工具中可以看到来自网页端的评论


 

为了解释这项工具的工作原理,Bentley Systems的工程仿真副总裁Raul Karp举了一个工程师与建筑师或岩土工程师就某个特定问题协作的例子。“通过桌面产品,他们可以创建一个设计评审的会话链接、创建一个iTwin模型、创建一个云端的协作会话、通过电子邮件邀请其他参与方,然后直接在云端协作。


 

“厉害之处在于,在这些会话结束时(这些会话是持续的,直到手动关闭),你可以返回到桌面端查看这些会话中反馈出的一些问题。


 

“你可以查看会话中是否有已决定的操作项,也可以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溯源,查看需要执行哪些操作。”


 

并非所有的Bentley桌面产品集成了这项功能,目前的重点主要放在学科之间的协作和几何外观上。但是,随着功能的逐步完善,iTwin Design Review将来可以处理其他数据类型,如偏转和应力一类的结构性能数据。


 

此外,Bentley的协作方法还是很务实的:iTwin不仅能够导入Bentley自家的工具的数据,通过iTwin Synchronizer,它还可以从第三方应用程序(包括Autodesk Revit和AutoCAD Civil 3D)对模型进行输入。


 


 


 

数据流转


 


 

iTwin的美妙之处在于,数据一旦到达云端,就可被用于其他的工作流。这里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校园和城市规划,通过Bentley的网页端工具OpenCities Planner,结合GIS数据、现实数据和BIM数据,就可以创建一个城市规模的三维数字孪生,用于协作和公众查询。


 

为了导入三维CAD模型,OpenSities Planner在过去完全依赖于基于文件的工作流。这是一个手动过程,不包括元数据。如果随后在 OpenSities Planner中添加了元数据,但随着设计的发展,重新上传了一个更新的三维CAD模型,那么所有内容都需要推倒重来。现在,通过与iTwin的兼容性,建筑师和工程师能够无缝导入BIM,创建城市环境。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都柏林市,市政府采用了网页端工具,对Docklands地区的一个项目进行公示和意见收集。由于新冠疫情,传统的市政厅公示和让人们讨论发展规划的模式不可行了,所以都柏林选择了数字化的方式。它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项目成功地获得了高达16万次浏览量,并通过数字方式收集了投票和评论反馈意见。


 

都柏林市在公众意见收集中使用了OpenCities Planner


 


 


 

从设计到施工


 

iTwins还使Bentley能够显著改善从设计到施工的数据流。Bentley的施工管理软件Synchro最近也接入了“iTwin enabled”功能,不仅能够更轻松地导入“以设计为基准”的BIM模型,还可进行4D模型和完整的工期模拟,并在网页端中查看动画和排序。


 

与OpenCities Planner一样,Synchro以前也不得不完全依赖基于文件的输入。正如Bentley Systems的建筑运营部高级总监Mark Hattersley所解释的那样,“在Synchro Pro的会话中,不再需要特意从桌面版导入文件了。只需要连接到相应的Synchro项目,就可以在云端管理这个项目,并导入BIM数据。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之一是,由于它是云端的,我们现在可以把它放到Synchro Control的网页端上,这样就有了一个4D模型的网页端视图,甚至也可以把它放到我们的Synchro Field移动端APP上。”


 

如果在现场发现问题,就可以在Synchro Field的APP上记录这些问题。如果项目团队认为需要对设计进行修改,那么3D设计工具内部所做的任何更改都可以通过iTwin自动反馈给Synchro。


 

正如Hattersley所解释的,这种工作流程的美妙之处是,软件可以让项目经理深入了解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就是iTwins数据库的魔力,它可以跟踪每个变化。这就是他们所说的变更集,也就是讲已发布的每个差异记录下来,让我们看到差异的集合。它可以让你来回播放这些变化,查看数据过去和现在的状态。”


 

Bentley Systems的副总裁Rich Humphrey补充道,“这相当于我们拿出了一份报告,其中不止列出了这些变化,还对这些变化进行了直观展示。因此,你能够看到一个模型,对检测到的冲突进行突出显示,告诉你某处有变化,切这个变化是否会影响施工模型的使用,让项目经理决定最合适的操作。


 

“你不再需要做导入和导出动作,只需要让数据实时与云端保持连接。这对我们来说是默认的。”Humphrey总结道。


 


 


 

结论


 

我们很难去说Bentley在开启数字孪生之路后做了错误的选择。Bentley之于数字孪生的基础设施,就仿佛Autodesk之于BIM。相信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开放战略,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Bentley会忽略掉一个细节:它可以帮助那些仍在为工作流程碎片化而苦恼的AEC公司。


 

Bentley为AEC公司提供优化的BIM工作流,这是一个围绕复杂通用数据环境(CDE)构建,旨在通过实时数据流取代传统的基于文件的工作流。


 

即使不是Bentley的客户,仍有许多AEC公司可能会从iTwins中获益,特别是那些希望更好地将设计与施工连接的公司。


 

更重要的是,通过解决当前有关数据互操作性和数据流的挑战,AEC 公司甚至可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创建一个数字孪生,也为将来通过连接实时IoT数据或AI分析使资产增值奠定了基础。而且这种便利不必仅存在于Bentley Systems的生态中,也可以与Microsoft Azure数字孪生、Azure IoT中心等无缝集成。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


 


 

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期待你的“分享 点赞 在看”三连哦

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