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o-icon

这年头,建筑也开始“夹缝中生存”了 - 文章专栏 - 模袋云


 


 

在世界各地,都有各式各样的“缝隙空间”,它们有些是城市人口爆炸、建筑疯狂挤压的结果,有些是历史发展重叠的残局。这些夹缝空间仿佛城市发展脉络中的结构碎片,散落在各处,包藏着专属于这个城市的回忆。


 

也许在一个城市形成和快速发展的初期,无论是规划者还是土地使用权拥有者,都不可避免地以如何最大化利用土地的商业价值为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冷冰冰”的棋盘。棋盘上散落的死胡同、空街角和不规则或窄小的空地等缝隙空间,显然达不到再搭建传统建筑的条件,因而也就被搁置下来。


 

上海有名的“纸片楼”,最薄处仅20cm

 


 

可建筑师们永远不缺乏利用这些空间的想象力。他们并不追求去重构城市空间,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在有限的空间做最大的文章。


 

 
 


 

城市夹缝空间的建筑:激活城市活力的新机会

 

 

填充式建筑(Infill architecture)通常是指将未开发土地重新用于新建筑,并通过各种规模、方法和类型的构建方式融入环境。填充式建筑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因为有些人认为,它是一种可以抵消城市扩张、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的手段,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手段代表着潜在公共空间的减少,可能使城市服务超负荷。


 

 由Fujiwaramuro Architects事务所设计的日本神户市小住宅

 

但不论如何,从城市中心高密度化到恢复城市结构的一致性的进程中,利用剩余城市空间的潜在潜力是一个令人十分感兴趣的主题,也有越来越多的填充式建筑在城市夹缝中出现,甚至成为人们争相打卡之所。

 

 

日本的“面包车”

 

谈到“浓缩的都是精华”,你也许会联想到我们的邻居:日本。没错,在充分利用超浓缩的城市环境这一方面,日本确实充满了创造力。比如如果你去到日本的街头,会发现他们最多的车型是小小短短的“方头方脑”的“面包车”,这是因为车子在停进车库或停在街边时,可以尽可能地贴近墙面,方形是能够满足条件的同时内部空间最大的设计。此外,窄窄的车型也便于在小巷中穿梭。

 

 

SO&CO事务所在东京设计的L形办公楼

 

在建筑领域日本也将这种精神发挥到极致。比如由Fujiwaramuro Architects事务所设计的日本神户市小住宅和SO&CO事务所在东京设计的L形办公楼,就仿佛要将每一寸空间榨干。

 

住宅的内部结构 
 

 

由Fujiwaramuro Architects事务所设计的木结构住宅位于日本兵库县一处面积仅37平方米的狭小的基地中。垂直的木纹板立面连接了住宅内部的各层空间。一个巨大的中庭分段式地组织各个空间,与统一的木立面形成对比,而木制格栅则消隐了内部空间的横断面。这两种不同的建筑语言让整个住宅充满阳光,一直贯穿到最底层。中庭空间同时也作储物间使用,与立面上不对称的开窗相连。

 

住宅的立面图

 

SO&CO事务所在东京设计的L形办公楼(俯视图)

 

这座在2006年完成的位于东京银座后街的一栋超瘦建筑,处于一个L形地块内,只有2.7米宽,因此这座4层建筑也自然而然被设计成L型。由于空间过于狭窄,建筑师在现场工作时遇到了一些限制。例如,施工队无法在地块内安装任何大型机械,这意味着许多任务必须手工完成。

 

由于地基有限,建筑必须尽可能轻,开口尽可能大,以均匀地分散墙体的承重。在材料选择上,建筑师也放弃了钢结构,选择了清水混凝土。

 

L型建筑的模型


 

 


 

突破夹缝:填充建筑现在填补的除了剩余空间,还有城市的美

 


 

诚然上面讨论的日本建筑是当地各种综合条件使然,比如房地产价格、高税收,和极度的土地稀缺。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样的建筑也许超出了它本身的目的,即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而延伸至提升居住在其中的趣味性。日本的犬吠工作室 Atelier Bow-Wow(没错,就是这个汪汪)就把这种空间类型定义为了宠物建筑(PetArchitecture),因为它们就像宠物一样,给人们的居住和生活带来了某种趣味性。

 

《宠物建筑指南》

 

该工作室甚至还编写了一本《宠物建筑指南》(Pet Architecture guide book),在书中收录了各种高度实用且充满创造性的宠物建筑目录,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填充建筑“走出夹缝”的曼妙可能性。

 

 HideyukiNakayama 建筑事务所的O住宅

 


 

 城市密度的上升和土地价格的上涨是全世界城市使用非常规用地的诱因。被称为"瘦房子"的建筑现象是当代最常见的填充类型,这类项目通常在建筑物之间占用狭窄的土地。其实这种空间类型并不新,在中世纪的欧洲城市中也有先例。然而,在突破了场地的限制后,填充建筑的项目近年来成为一种倍受欢迎的现象级项目。格温多林·惠斯曼和玛丽恩·博特曼的《SkinnySCAR》填补了两座建筑之间两座建筑之间的空白,展示了瘦房子的共同特征:不同生活空间的软分割,楼梯间包含额外的功能,以及精心策划自然光线。

 

 


 

例如位于古城京都的美化区的O住宅,它就像是从一栋2层楼扩展出去的两个披屋。这个空间就好像是沿场地边缘交替排列的户外空间和披屋之间的一条花园通道。

 

 

O住宅的内部结构 
 

 

这里的居民现在每天都要经过这条花园通道,并且他们可以在外面通过不同的角度看到主建筑内部的小而不易察觉的形状。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


 


 

了解更多有趣的行业资讯


 


 

让三维连接一切

 
 

互动问题


 

在你看来,城市的发展应该是向外辐射拓展,还是在市中心寻找缝隙?


 


 


 

期待你的“分享 点赞 在看”三连哦

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步